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科技與社會研究一
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(Ⅰ) 
開課學期
112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吳嘉苓 
課號
Soc2015 
課程識別碼
305 6195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社101 
備註
限學士班學生
總人數上限:50人
外系人數限制:1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當代社會中,科學占有獨特的地位。科學知識推陳出新,已然成為人類文明最高理性的展現。無論是國家政策、法庭判準,或是如Covid-19的危機處理,都期待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。科技常被認為是拯救社會的萬靈丹,不只能造就經濟奇蹟,建立護國神山,也能拯救生命(例如疫苗)、突破人類極限(例如探勘火星),甚至強化民主(例如網路動員公民參與公共事務)。然而,科學爭議頻傳,科技也常被視為魔怪,帶來各種人類未曾經歷的災害與恐懼(例如核能電廠事故),摧毀我們珍視的社會生活(例如活在線上社會使得人們缺乏真實對話的能力)。新興的「科技與社會研究」(science, technology and society, STS),突破這種科技崇拜與科技恐懼的兩極化觀點,並將科技轉換成可以分析理解、參與改善,甚至實現重要人文價值的社會活動。

這門大學部的STS導讀課程,介紹STS的基本概念與論點,提供社會人文與理工醫農等領域的新生代,一些思考科技與社會的方法。STS這個活力充沛的研究領域,於1960年代於北美與西歐迅速發展,結合了過去半個世紀之久的科技史、科學哲學、科技社會學等領域,以具有開創性的理論與方法,探討科技與社會相互形塑的關係。STS做為一發展迅速的學門,為歐美世界理解並介入科技社會所看重的研究領域,也已成為台灣與東亞社會成為促發反思科技社會發展的利器。STS也不只是提供分析的知識養分,也力圖發展出實踐的工具。近年來,面對層出不窮的科技爭議,以及科技創新,STS期許能促發產生新洞見、新認識與新責任,以面對眼前各類對於科技社會的寄望與猶疑。
 

課程目標
這堂課藉由透過經典閱讀與實務演練,讓我們成為更能掌握科技社會特性的研究人員與公民。本堂課上課方式講課與討論各半;本課強調,唯有課前事先閱讀,課堂上才能進行實質而深入的討論。這門課的閱讀教材以英語世界、台灣以及東亞STS的重要研究洞見,作為深入瞭解STS取向的資源。我們以作業以及小組期末報告的設計,期待能夠透過同學們具創意的探究成果,豐富這塊還需要更多深入研究的新興學門。 
課程要求
本堂課採用Sherry Turkle所提出理念,強調與人對話、減少隨時連線,並嘗試手寫的獨有貢獻,因此規定上課時間(演講課與討論課)禁止使用筆電、手機等行動上網科技,實體上課時也盡量請以手寫筆記(包括iPad的手寫)。若課堂設計(例如線上教學、進行Kahoot、小組分享資料搜集等等)有需要使用行動上網科技的情境,才拿出使用。若有特殊情況,則請跟老師說明。有關Sherry Turkle的理念,上課將討論她的著作《重新與人對話》,並請參考她的短講「有連線,卻孤單」:https://www.ted.com/talks/sherry_turkle_alone_together?language=zh-tw

本堂課無需請假,但是上課的討論單張會作為課堂參與紀錄的參考。我們了解人生多變,大家會碰到各類狀況而需要請假,如有各種需要,都請盡量請假,不要勉強到課。台大已規定可以使用三天的心理健康假(無須檢附證明),也歡迎多利用。上課內容會將PPT轉為PDF,放在NTU COOL網站,以供請假同學使用。關於請假與無法到課的問題,如有什麼需要需要協助,請盡量跟老師聯絡。期末報告要群策群力,不能有搭便車狀況,也不可以抄襲與剽竊。若有抄襲、剽竊、捏造與竄改資料等違背學術倫理的情況,該作業成績都將以零分計算。作業遲交(以NTU COOL上傳為主)兩天扣一等第(A+變成A),四天兩等第(A+變成A-),以此類推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二 16:00~17:00 
指定閱讀
Week 1 (2.22) 課程介紹
觀看紀錄片「遲來的正義:RCA事件」(48分鐘)
http://multimedia.lib.ntu.edu.tw/Book?BMID=9785#
林宜平,2011,「死了幾位電子場女工之後:有機溶劑的健康風險爭議」,《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》12:61-112。

單元一:科技與權力
Week 2 (2.29) 科技與權力
Winner, Langdon. 2004[1986]. 「技術物有政治性嗎?」(方俊育、林崇熙譯,林崇熙校訂、導讀),頁123-150於《科技渴望社會》(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編)。台
北:群學。
Acemoglu, Daron and Simon Johnson. 2023. 《權力與進步: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》(林俊宏譯)。台北:天下文化。閱讀「何謂『進步』」(頁21-29)、「1. 對科技的掌控」(頁32-68)。

作業一:科技變遷與我。請訪談一位有20年以上資歷的工作者,印刷師傅、家庭主婦、土木工程師、護理師、司機、銀行員、百貨公司櫃姐…,任何工作都可以。請透過訪談法,了解科技變遷帶給受訪者的改變,以及受訪者對此歷程的詮釋。訪談法的作法與倫理,請見參考上課講義。請輔以檔案資料來呈現受訪者所歷經的科技變遷基本背景(例如網路的興起、自動化的發展等等)。請善用第一單元所提出的分析架構進行寫作,並列出參考書目。字數約2000-3000字,歡迎圖文並茂。請於3/20(三)12:00以前上傳到NTU COOL,並於3/21(四)上課時間帶一份紙本到課堂上,進行小組討論。

Week 3 (3. 7) 科技如何變遷:社會技術網絡的分析取向
Sismondo Sergio. 2007. 「技術推動著歷史嗎?」頁140-150於《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》(林宗德譯)。台北:群學。
林崇熙,2001,「噤聲的技術 – 拼裝車的美麗與哀愁」,《科技博物》6(4):34-58。
劉華真,2022,「因核而生?台灣與南韓的核能開發體制(1960-1990)」,《台灣社會學》44: 61-108。
Latour, Bruno. 2004. 「直線進步或交引纏繞?人類文明長程演化的兩個模型」,頁79-105於《科技渴望社會》(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編)。台北:群學。

Week 4 (3.14) 使用者研究
Edgerton, David. 2004. 「從創新到使用:十道兼容並蓄的技術史史學提綱」。頁131-170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(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編)。台北:群學。
Oudshoorn, Nelly and Trevor Pinch. 2003. “How Users and Non-Users Matter.” Pp. 1-16 in How Users Matter: The Co-Construction of Users and Technology. Cambridge, MA: The MIT Press.
Turkle, Sherry. [2015]2018. 「第二章:逃避對話」,頁31-77於《重新與人對話》(洪慧芳譯)。台北:時報出版。閱讀。

**亞比中心演講,3/19(二)12:30-14:00,劉華真,「因核而生?台灣與南韓的核能開發體制(1960-1990)」

Week 5 (3.21) 科技工作的階層化
Hecht, Gabrielle. 2014. “Invisible Produc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Invisibility: Cleaning, Maintenance, and Mining in the Nuclear Sector.” Pp. 353-368 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Science, Technology, and Society. edited by Daniel Lee Kleinman and Kelly Moore. New York: Routledge.
韓采燕,2012,「工程實驗室的陽剛化及穩定機制」,《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》14: 169-226。
**討論作業一「科技變遷與我」

單元二:科學與社會的相互形塑
W6 (3. 28) 科技爭議與治理
Martin, Brian, and Evelleen Richards. 1995. “Scientific Knowledge, Controversy, and Public Decision Making.” Pp. 506-526 in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, edited by Sheila Jasanoff, Gerald E. Markle, James C. Petersen and Trevor Pinch. London: Sage.
施佳良、杜文苓,2019. 「台灣空污治理的挑戰:反空汙行動凸顯的未竟知識」。《國家發展》19(1):1-42.

作業二:爭議採訪計畫書。請針對你的研究興趣,選擇一個科技爭議的主題。藻礁、核電、疫苗、網路成癮等等,清單非常長,請藉此作業機會,深入瞭解你感興趣的課題。請設想,如果你要針對此現象,進行一個深度報導,請跟總編輯提出你的採訪計畫。(一)請簡要說明此爭議的現況,以及此時要進行此採訪計畫的理由。(二)列出十位受訪者—請列出身份背景等基本資料。請以STS取向,說明為何是這十位。(三)閱讀此爭議涉及的科學知識,請提出3-5篇的書目。(四)提出能增進對此議題了解的參與觀察(例如科學家的會議、政府的公聽會,或是爭議場址等等)。請寫成2000字左右的採訪計畫書,請於4/10(二)12:00以前上傳到NTU COOL,並於4/11(四)上課時間帶一份紙本到課堂上,進行小組討論。

W7 (4.4) 春假停課

W8 (4. 11) 現代科學的全球源起
Poskett, James. 2023. 「遺傳學之國」,頁376-432於《被蒙蔽的視野: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》(蔡承志譯)。台北:時報出版。
雷祥麟,2010,「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:兼論價值創造的整合醫學研究」,《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》11:208-263。
**討論作業二「爭議採訪計畫書」

W9 (4. 18) 科學知識與信念、利益
Kuhn, Thomas. 2021[1962]. 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(程樹德、傅大為、王道還譯)。台北:遠流。(閱讀第六章「異常現象與科學發現之產生」)
Schiebinger, Londa. 2004. 「『獸』何以稱為『哺乳』動物」(余曉嵐譯、陳恆安校訂、導讀),頁19-75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(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主編)。台北:群學。
**Open Space決定期末報告主題。四到五人一組,完成一份5000-8000字的期末報告。

W10 (4. 25) 走訪科技博物館

W11 (5.2) 科學與現代性
陳嘉新,2017,〈什麼是後殖民科技研究中的後殖民:淺論其主張與啟發〉。《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》31: 15-66。
雷祥麟,2024[2014],「第一章序論」、「第七章作為動詞的科學:中醫科學化與雜種醫的興起」,《非驢非馬:中醫、西醫與現代中國的相互形塑》。台北:左岸文化。

**台大社會系週四演講5/2,12:30-14:00,台大社會社工系館318研討室,雷祥麟

W12 (5.9)科學權威與公眾理解
Collins, Harry and Trevor Pinch. 1998. “The Science of the Lambs: Chernobyl and the Cumbrian Sheep Farmers.” Pp. 113-125 in The Golem at Large: Why you should know
about technology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黃俊儒,2016,「台灣的公眾科技溝通」,頁365-390於《台灣科學教育研究與實踐》(邱美虹主編)。台北:高等教育。

W13(5.16)科技與社會改革
Epstein, Steven. 2004. 「民主、專業知識、和愛滋療法運動」(程雅欣譯、吳嘉苓導讀、校訂),頁225-256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。
丁允中、何明修,2022,「介於社會運動與市場之間:台灣公民電廠的初探」。《台灣社會學》72:1-56。
吳嘉苓,2015,「永久屋前搭涼棚: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」。《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》20: 9-73。
期末Kahoot聯歡。

W14 (5. 23) 期末小組報告I
W15 (5. 30) 期末小組報告II
W 16 (6. 7) 繳交期末報告完整版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參與 
20% 
課前請完成指定閱讀,上課時充分參與討論等相關活動 
2. 
作業一 
25% 
 
3. 
作業二 
25% 
 
4. 
期末團體報告 
30% 
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
作業繳交方式
延長作業繳交期限
考試形式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